徐秉君(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、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)是这段文字的作者。
美国《防务突破》网站报道称,2024年12月26日,中国为纪念毛泽东诞辰,低调推出两款新型先进战机设计。虽然关于这两款喷气式飞机的具体信息有限,但专家向《防务突破》指出,这些新系统可能对美国在该区域的利益构成影响。
中国同日成功试飞两款六代机,引发西方媒体高度关注。 美国《国家利益》杂志更将此形容为具有“斯普特尼克时刻”般的地震效应,如同当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带来的冲击。
中国成功试飞六代机,标志着航空科技的重大进展,而美国也在积极推进其下一代空战优势(NGAD)计划,力图保持全球空中优势。中国两款六代机的问世为何引发全球关注?其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?并对美国的NGAD计划将造成怎样的冲击?
中国两款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进展,为何引发全球关注?
长期以来,美国主导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研发,美空军视其为保持全球空中霸权的关键。但该计划进展受阻,去年夏季甚至暂停,致使拜登政府不得不沿用特朗普政府的既定决策。
美国正为其NGAD计划进展缓慢而焦虑之际,中国却在2024年末成功试飞了两款六代机,这令美国尴尬不已。美国媒体评论说,中国不会放过这个展现实力、令美国难堪的机会,力争在美军之前部署第六代战斗机平台。
面对相关质疑,五角大楼仅以“我们知道了”回应。美国此前宣称全球仅其拥有第六代战机技术,但自身研发受阻,遂紧急修改B-21介绍,将其冠以全球首款第六代战机的称号,企图维持其技术领先地位的形象。此举在美国航空史上留下荒唐之笔,更被国际社会解读为虚张声势,掩饰技术瓶颈。
中国六代机试飞令美国空军震惊并倍感压力。权威美国航空杂志称之为新的技术标杆,促使美国加快第六代战机计划研发。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国国防分析师指出,中国选择在白天进行试飞,这一时机具有显著的战略信号意义,展现了中国对其技术的充分自信。
米切尔研究所主任戴夫·德普图拉在给《防务突破》的邮件中指出:“这些飞机的外形并非传统空对空作战飞机的样式,而是更倾向于具备高度隐身能力,并拥有大型弹舱(用于搭载远程武器),从而使其能够贴近美军高价值目标率先发动攻击……和/或向美军及盟友的高价值水面目标(包括舰艇)投射弹药(导弹或炸弹)。
中国同时试飞两款六代战机,出乎美国情报部门意料,暴露了其情报收集和分析的缺陷。美国权威军事杂志《航空》主编蒂姆·罗宾逊认为,中国在六代机技术领域已超越美国,这或将促使美国重新评估其NGAD计划。
尤安·格雷厄姆,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高级分析师,指出中国此次试飞充分展现了其航空工业在创新和试验方面的实力,并敦促西方国家摒弃自负心态,认清中国军事科技实力的提升。他认为,不论这型战机性能优劣,其设计理念的独创性已足够令人瞩目。
中国新型六代机试飞的消息,被美国军事媒体《战争地带》(THE WARZONE)以头条新闻报道,标题为“是的,中国刚刚试飞了另一架无垂尾的下一代隐身战斗机”。从公开的影像资料来看,该机为双引擎布局,与美国下一代空优战斗机(NGAD)设计理念相似,或将取代现役先进战斗机,执行制空作战任务。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研发的另一款三引擎六代机,则以其超大尺寸和更强的速度性能,颠覆了人们对战斗机构型的认知,并有望作为多功能大型飞行平台,重塑未来空战模式。
“中国新型喷气式战斗机”的先进程度如何?
中国六代机试飞成功,引发全球关注,各国反应各异,但普遍高度重视。这标志着中国军事科技取得重大进展,并将对未来全球军事力量平衡产生深远影响。
虽然中国军方对六代机试飞成功的消息披露甚少,但已引发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。不少专家学者着重分析其技术先进性,但也有一些西方专家持反对意见,甚至轻描淡写地将其称为“新型中国喷气机”。这些评论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:
中国六代机在全向隐身、超音速巡航、先进航电以及多功能作战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,其技术水平不仅显著超越现役五代机,部分领域甚至领先于美国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。例如,其独特的三发布局设计和超音速巡航能力,使其能有效突破敌方防空体系,并具备更强的空战优势。
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马尔科姆·戴维斯指出,歼-36(部分媒体称其为中国六代机)的大型武器舱使其具备优异的远程空中拦截能力,特别针对美军及其盟友的作战支援平台,例如预警机、加油机和海上巡逻机等,进行有效打击。这将严重削弱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在第一岛链内投射力量的能力,因为其关键的作战支援平台难以在歼-36这种高速、远程、隐身战机面前存活。
哈德逊研究所专家布莱恩·克拉克指出,中国武器系统常在物理层面模仿美方装备,意在展现技术实力,并宣称解放军在武器研发方面不逊于美国。然而,美国目前尚无六代机,这种将中国仍在复制模仿尚不存在事物的论调,显然站不住脚。
前五角大楼陆军助理部长办公室高级专家克里斯·奥斯本认为,这种第六代战机集隐身、内置弹舱和高机动性于一体,兼具高速、低可探测性和战术打击能力。其可能采用三引擎布局以提升速度,这种混合动力系统或将成为现代空战中极具威胁的新型力量。
中国的强大工业制造能力和全球供应链优势,使其能够快速、大规模生产第六代战斗机,从而在未来军事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,并迅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。
相较于美国NGAD项目因经费短缺和作战需求不明确导致进展迟缓的现状,中国六代机研发制造却进展迅速,引发国际军事界的普遍关注。
中国六代机试飞成功,显著增强了中国空军的作战实力,并对全球军事战略格局带来深远影响。其兼具多功能作战和超音速巡航能力,使其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,大幅拓展作战范围和任务类型。 此举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军事实力,也增强了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,有力展现了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进步与创新。
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斗机NGAD项目效果图展示。
中国六代机研发的领先地位,将如何影响美国下一代空优战斗机(NGAD)计划?
美国空军主导的下一代空中优势(NGAD)计划致力于研发第六代战斗机及其配套作战系统,旨在确保美国空军未来战场的制空权。该计划的意义不仅在于战斗机的更新换代,更在于对整个空中作战体系进行全面升级和变革。
然而,NGAD计划的推进面临诸多挑战。高昂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是首要问题,大量先进技术的应用给美国空军预算带来了巨大压力。其次,将这些前沿技术有效整合到一架战机上,技术难度极高,尽管美国空军在航空技术领域领先,但仍需克服诸多技术难题。最后,无人作战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美国空军对NGAD战斗机的定位和需求,增加了技术创新难度和不确定性。
去年六月,美空军参谋长戴维·奥尔文暗示NGAD项目遭遇困境,随后美空军部长弗兰克·肯德尔确认该隐形战斗机计划已暂停,并最终在十二月宣布该计划的未来走向将由特朗普政府决定。 颇为讽刺的是,美空军NGAD项目的暂停或许反而会加快美海军研制其下一代战斗机的步伐。
即将卸任的空军部长近期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演讲,披露了关于新型第六代NGAD战斗机替代方案的更多细节。他并未详细解释NGAD战斗机的远程打击替代方案具体需求,但提到有人驾驶的第六代战斗机替代方案可能包括更经济的“F-35后续”机型,这种机型能够操控无人僚机。
肯德尔提交给国会的《空军2050》报告指出,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,其最终走向将留待特朗普政府的继任者决定。但他认为这一概念“非常有效”,并强调即便到2050年,协同作战飞机和自主无人机将成为军队主力,有人驾驶飞机对无人机的可靠通信、指挥和控制依然必不可少。
中国六代机成功试飞,对美国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现实。美国空军负责采办、技术和后勤的助理部长安德鲁·亨特近日接受《防务快讯》采访时指出,在第六代空战领域,美中两国正展开新一代空军力量的部署竞赛,美国能否率先完成部署,目前尚无把握。
他指出,北京方面新飞机的双机编队飞行画面曝光后,在航空航天领域引发关注,但这并非出乎美国空军意料。然而,亨特也坦言:“我们对中国方面的行动高度重视,毋庸置疑。公开信息中并非所有内容都令人意外,但他们的进展速度确实令人印象深刻。”
亨特此前提醒国会议员,美中正在第六代战机领域展开激烈竞争,并曾预测美国胜出。他在五角大楼接受采访时修正了此前的观点,承认美国可能在初始作战能力方面落后,但他坚信美国最终部署的战机性能将优于中国研发中的任何机型。他认为初始作战能力的领先优势在某些方面已不再重要,中国很可能在这一阶段超越美国。然而,他也指出,“中国可能抢先一步”。
毫无疑问,中国两型六代机试飞成功对美国NGAD计划造成了巨大冲击。这不仅可能加剧美国利用“中国威胁论”来加速NGAD计划的论调,更可能直接影响美国空军的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和作战力量的部署。
尽管肯德尔自信能以某种方式完成NGAD战机的研制,但新政府将于一月上任,其“政府效率部”的两位联合领导人埃隆·马斯克和维韦克·拉马斯瓦米已对现行战机采购计划提出质疑。这使得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关键抉择:是启动新的NGAD计划,还是修改现有计划,最终方案尚不明朗。
